招生简章
学校教学模式、课程、教师队伍情况
争气复读学校是全封闭的全日制学校,白天上课,晚上自习,每天12(13)节课,晚自习除有教师在办公室答题辅导外,还有教师在班级辅导解答学生疑难问题。教师具有8年以上教学经验,授课老师年龄大部分在35-45岁左右的中青年。
招生对象
招生限制
(1)高复:具有江苏户籍的往届高三毕业生、艺考生、大学回流生、三校生 (不限选科)
(2)高三借读:江苏省内在读高三学生
1、不招收有不良嗜好学生,如:吸烟、喝酒、染发、纹身等
2、不招收有传染病、心脏病、精神类疾病等身体不适应高强度学习的学生
学校学生放假安排
高复:每月放假一次,每次三天(周四下午放、周日下午返校)。
报名流程
-
"第一学历",指由教育部认可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颁发的文凭。函大、夜大、电大、网络教育、非学历教育文凭均不被认可。第一学历歧视即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进行区分,其中有对非985、211高校的歧视。第一学历若不被认可,个人接受专升本、研究生、博士生教育后所获得的文凭,亦不被认可。当然这种现象显然不太公正,但在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下,强调第一学历的情况还会继续。
如何看待用人单位的"本科第一学历'歧视'"
提供个人了解的案例:我本科毕业于某985学校,全国排名前十的专业。我们的教授经常说,在招研究生的时候,宁可招本校的成绩中等的学生,也不愿意招"曲阜XX"等著名考研基地毕业的高分学生。那里据说到大三还在学我们大一的基础课,原因无他,因为考研初试就考那几个基础课。他们反反复复刷题,当然就没时间学习后面的专业课。等招了进来以后,一问,这个也没学过,那个也没学过,根本无法继续搞研究。
用人单位为什么关注第一学历
高考是最便宜、最高效、最公正的"认知能力"测评工具面对大量同质化的毕业生简历,面试官难以在短时间、高密度的线上招聘中筛选出合适的人才。而科学的测评工具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候选人的不同内在方面,快速了解人岗是否匹配,予以选人决策参考。
*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、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,认知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各种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。认知能力测试是衡量一个人学习及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的一种测试。认知能力测评
基于伍德考克·约翰逊认知能力、戴斯和纳格里德的PASS理论等各种理论的模型基础上,结合常见的日常工作任务、学习所需要的能力按照工作操作的资料类型划分出以下维度:数学思维能力、言语能力、图形思维能力。
基于以上的维度,可以较全面地包含个体在工作中可能需要调动的能力,日常的沟通、阅读资料、书写文案的能力;理解图表、基础的运算等资料分析能力和个体的抽象思维等。可以较为直观和全面地测量个体的能力,为企业筛选适合的人才提供了一层筛选参考。
-
高校经费足,优质师资多;视野宏大,人脉广阔
生均经费,
高校办学实力与生均经费强相关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
类型所在
城市生均预算(万元) 1 清华大学 综合 北京市 63.17 2 北京大学 综合 北京市 47.55 3 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 上海市 46.33 4 复旦大学 综合 上海市 43.8 5 浙江大学 综合 杭州市 41.34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工 北京市 38.61 7 北京理工大学 理工 北京市 36.6 教育部、工信部直属高校 2022年度生均预算经费汇总
清华大学今年的年度预算数高达317.28亿元,而排在第二的浙江大学为228.16清华大学今年的年度预算数高达317.28亿元,而排在第二的浙江大学为228.16亿元,二者相差近百亿元,排名第三的北京大学年度预算为221.34亿元。亿元,二者相差近百亿元,排名第三的北京大学年度预算为221.34亿元。
地区差异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薪酬的主要因素
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在薪酬上明显占据优势,武汉大学、湖南大学、重庆大学等985高校的均酬排名总体上靠后。
由此可见,决定大学毕业生均薪的,主要是学校的行政级别和所在地区(或城市)这两个因素。
要说服一位北京或上海考生离开自己的城市读大学是相当困难的,这种情结其实有一个相当理性的理由:因为地区比学校的级别更加重要。
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排行(节选)
名次 学校名称 毕业生平均薪酬(元/月) 学校类型 所在城市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1032 财经211 北京 2 清华大学 10992 综合985/211 北京 3 北京大学 10690 综合985/211 北京 4 上海交通大学 10602 综合985/211 上海 5 北京邮电大学 10598 理工211 北京 6 复旦大学 10508 综合985/211 上海 7 同济大学 10473 理工985/211 上海 8 北京外国语大学 10048 语言211 北京 9 东华大学 10508 理工211 上海 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0355 语言 广东 -
有多少考试不能重来?
一次到位,不留遗憾选择复读,你不是一个人孤独前行。今天,越来越多的同龄人选择通过复读改变命运,成就梦想,让人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。
统计显示:目前全国高考复读生比例接近20%,部分高考大省比例超过30%甚至更高。现在你的每一份努力,都比将来的努力更有确定性。